
你的孩子是否有下面这几种情形?
平时用完东西不知道放回原处,玩具也是玩过后随意堆放;
用完厕所不知道冲水;
离开房间不知道关灯关空调;
房间再乱都不收拾;
犯了错误推卸责任,总把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
相信每个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面对这些场景,父母经常焦头烂额,情绪随时崩溃。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物品、任务、情绪等管理好呢?为什么到头来这些都成了父母的事情呢?
每个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自我负责的孩子,到底该如何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首先,任何要求都是建立在孩子认知、思维、记忆、道德感等发展规律的前提下。
如:3岁的小朋友因用脚把蚂蚁踩死了,而指责TA残忍、没有同情心;让4岁的小朋友决定是否换幼儿园、美其名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帮助上大学的孩子铺宿舍床铺等行为都是不遵从发展规律的表现。
所以,让孩子自我负责的前提是必须尊重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
其次,哪些是需要孩子自己负责的事情呢?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父母询问孩子是否想要弟弟/妹妹,根据孩子的态度决定是否要二胎或者三胎。等到孩子之间出现同胞竞争,影响家庭氛围甚至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和情绪问题时,父母脱口而出:“当时不是你想要弟弟/妹妹的吗?”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那么,“父母是否生二胎或者三胎”是不是孩子负责的事情呢?当我们把它呈现在意识层面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不应该决定父母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这是年长的孩子可以决定的。
其实孩子应该负责的是TA自己的学习、生活等相关事情,比如对自己时间的管理、情绪的管理、挫折的管理和财物的管理……
最后,怎么做到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其实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就像孩子小时候父母教他们走路一样。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点,尝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循序渐进地培养。
以时间管理举例,我们可以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制定时间表,具体方法是选择在黑板墙等醒目、大面积的媒介上,用图片、手绘的方式标记出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外出游玩、看电视、睡觉、洗澡等,时间段只需要是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就可以,制作者是以父母为主,孩子参与就可以。
小学阶段这里不再以文字方式赘述,用以下表格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可能有些人会有疑惑,为什么没有初中、高中阶段呢?大家常常说“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们用孩子3-12岁的9年时间培养TA时间管理的习惯,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吧。其他习惯都可以以此类推。
希望以上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到各位家长,养孩子就像养花,需要恒心、细心、耐心,给予他们施肥、松土、修枝……才能开花结果。
我相信在“三心”的滋养下,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自我负责的孩子。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空谷幽兰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