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每天动个不停,怎么是因为大脑“饥饿”?

儿科门诊来了一位小朋友小明,还没坐下就动个不停、话多,小明妈妈无奈地说:我家孩子每天精力特别充沛,在家和学校里都是坐不住、话多、吵闹、不守纪律;经常为一点小事情发脾气,饭不合口,就耍脾气不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打扰别的小朋友学习,根本闲不住,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

医生听后又通过询问了解到小明出生时有脐带绕颈,就安排小明做了一些心理行为量表、磁共振等。所有测试结果表明小明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常说的多动症),同时磁共振显示小明大脑前额叶、小脑功能活动较正常孩子减弱。

医生告诉小明妈妈: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全球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29%。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且常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等其它精神疾病。

多动症在儿童期发病,但青春期和成年后仍可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对儿童及青少年学习成绩、社会功能、亲子关系、生活质量造成深远影响。因此,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和规范地治疗多动症至关重要。

小明妈妈着急着问:是什么原因引起我家孩子多动的?

医生说:多动症目前病因病机还不明确,母孕期的高血压、贫血、先兆流产、感冒等,分娩时的早产、钳产、剖腹产、窒息等都有可能是孩子出生后出现多动症的高危因素。

小明妈妈继续问道:小明的磁共振结果怎么意思呀?

医生解释道:多动症儿童的大脑是正常发育的,但可能会比一般人多花三年时间才能完全成熟,尤其是大脑的前额叶,这一外部组织皮层对控制注意力、判断力和组织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无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的能量。大脑的神经精神活动与大脑血流量、氧和葡萄糖等物质的代谢率之间存在着平行相关,高效稳定的脑能量代谢是脑功能正常行使的基础。

最新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脑部神经网络能量(ATP)供应不够,导致孩子对内外刺激反应的延迟、协调不足、需持续注意的任务表现受损、控制能力下降及冲动等。

小明妈妈若有所思:“我家娃每天动个不停,原来是大脑“饥饿”引起的呀?”

医生补充道:是的,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大脑中协助安排精神活动的区域是超负荷工作的,表现为大脑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的内部挣扎,所以多动症儿童的大脑不得不比正常大脑更加卖力、超负荷地运转。

小明妈妈问:“那我们吃什么药可以改善这些症状呢?可以不吃西药吗?”

医生说:目前常用的专注达等治疗多动症是有效的,但是不能治愈所有症状,同时可能引起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诱发抽动症、药物依赖、心率增加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易反跳,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局限性。大约30%的多动症患儿不能充分对这些药物反应或者不能忍受其所带来的副反应。

因此,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患儿及家长开始寻求包括中医、针刺等在内的替代医学治疗。中医治疗多动症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和个案报道,表明中医药可以治愈或改善多动症儿童的多动、冲动、注意力缺陷、社会功能,促进其学习成绩及记忆力等的提高,还可以缓解其可能伴见的抽动障碍及学习障碍症状。

小明妈妈说: “那我们可以先用下中药可以吗?”医生开完中药后交代小明妈妈:对于多动儿童,家长在生活中要多给些耐心和爱护,尽量正面教育,生活要规律,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孩子信心;精神上不能施加压力。

本文章由倪新强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